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夫夫俩头一回相拥而眠,睡得晚,醒得早。
昨夜饮酒,没喝醒酒汤,谢星珩还好,江知与酒量不行,头疼得很。
已经过了六月半,不知朝廷赈灾的人走到了哪里。
昨夜害怕过,也尽兴玩闹一场,压力宣泄,就到了忙碌时刻。
上午谢星珩休课,两人一起去书房对账。
书房是小楼推掉后重建的自闭间,四面的门都敞着,以防有人靠近偷听。
听风轩伺候的人少,江知与让来喜来宝守院门,新来的两个书童,在厢房里抄书。
谢星珩要他们抄录精彩的破题,这是八股文的开篇,开篇亮眼,才好继续编。
他对比过“年度大事”表,这也是江老三搞来的。
哪些地方遭了灾,朝廷又怎样处理,属于时政类题目,同年里出题都会朝这个方向靠拢。
给他的准备时间太短,只能试着押题,赌一把。
早上对账,江知与没拿账本,坐书桌前,闭目养神的功夫,提笔就能写。
这本事把谢星珩都给看愣了。
江知与对数字敏感,也颇有天赋,自小算账就精,又快又准。
打眼一瞧,哪里对哪里错,他心里明镜似的。
接管枫江百姓前,他家有过两次布施。
一次是百姓到城外,一次是百姓去农庄前。
这两笔数目加起来将将一千两,江知与不列明细,在旁简要记录总额。
农庄里的开支,需要细分。
一是工钱,二是援助。
以工赈灾是朝廷所支持的,通常也因人数众多,要顾全局,细水长流,所以工钱会压低,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更快的脱离困境。
百姓服劳役时,依县里经济情况定,有些只包两餐,有些能拿十三到十五文一天。
丰州是个富县,单看小县城里能有三家富商,十几家小商户就可见一斑。
丰州给到的工钱是十五文一天。
江知与给的工钱低于市价,是十文一天。
但他提供的“岗位”多,五六岁的小孩儿都能挣两文钱一天。
失去劳动力,连孩童都看顾不了的人,他亲自去看了,也给人找了活干,让他们“有价值”。
比如坐灶前烧水,给人供茶,一天也有七文钱。
再有实在动不了的,他也没辙。
农庄是包吃包住,银钱他们都能攒下,各家花销极少。
草鞋草帽还有粗布衣裳,都算赈灾物品。
给工钱,让枫江百姓做,做完内部发放。
不用花钱买。
分发粮食到各家以后,肉菜蛋是有固定配置,不可能每天有蛋有肉,隔几天却能沾一点荤腥。
目前是两天素,一天蛋,再两天素,一天肉,又两天素,一天鱼。
这样子循环。
夏天暑热,他们之中有许多身体到极限了,初安定,就接连病倒。
这部分医药费,也是江知与出。
药品是大头,单看谢星珩家里大哥大嫂,带孩子一块儿,就三个人,初期抓药都是以“两”计算银子。
农庄接收一千多人,实际开销恐怖得很。
二十天下来,不算存粮消耗,就过了八千两。
如果朝廷明天就能来人,常知县送来的赈灾款就有剩余。
若没来,这钱还得继续烧。
人员安定后,最耗钱的时段已过,后续都是稳定消耗。
江知与粗略估算,下一个八千两,可以花一个月。
以这个数目算,除开常知县送来的一万一千两,江家也就出个五千两,跟明面上李家的捐款一样。
他放下笔。
“原来常知县也算好了。
” 江知与现在都不敢奢望拿牌匾,得护身符,他只想圆满交接,把这件事平安渡过。
谢星珩坐他对面,拿账目明细看,习惯性用指尖敲桌。
贼不走空。
没拿到护身符,常知县逮着机会,就会要江家“报恩”。
毕竟江家的银子,没进他荷包。
他只会认为,江家的名声已经给足了,这是利益往来。
名声…… 哪里足了。
江家都没有宣扬。
也就接管那几天的风波,过后百姓照常过日子。
满城走一走,现在的热门话题可不是江家接管枫江百姓,而是江家赘婿怕夫郎。
狗血才得人心。
现代有媒体,捐款都有新闻报道、平台转发,各种消息流传深广。
民众可以捐钱捐物捐粮,甚至去当志愿者。
商家捐赠,也有民族企业、爱国企业。
没必要把商人跟百姓分得太清楚,不都是大启朝的子民? 古代没有媒体,吆喝全靠吼。
那就吼。
吼要吼得有技巧。
封建王朝,皇权至上。
不论什么时候,吹皇帝的彩虹屁是没有错的。
“这样,你找几个说书先生,请他们下农庄。
让他们跟枫江百姓聊一聊,天灾人祸能产生的故事可太多了。
挑一些感人肺腑的,正向积极的,到城内说书。
” 丰州是没遭灾,可百姓们看不见城外惨况吗?他们从前不知道灾民、难民的含义,现在也能不知道吗?故事不用多出彩,一路的见闻都可以。
故事的传播性广,丰州识字率高,高不过目不识丁的群众数量,还是说书好。
听了一回,街坊四邻也能口口相传。
让难民二字不再局限为简单的“难民”,它是有实质的。
会家破人亡,会亲离子散,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会眼睁睁看着亲人被大水冲走,自己却无能为力。
熬过天灾,还有人祸。
易子而食,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 轻一点说,如果还能活得下去,谁家好孩子,愿意因几斤红薯远嫁异乡? 深度刻画了苦难,才会显得救赎的可贵。
“重中之重,绝不可描画江家的付出。
只说朝廷,夸圣上。
正因大启盛世和平,我们才能安居乐业,小有家财。
枫江是丰州的兄弟县,我们不是赈灾,是守望相助。
” 江家在里边的作用,要弱化到极致。
最初的目的,心善、见不得人吃苦,可以保留,但不用再提。
人在做,天在看。
公道自在人心。
江知与很聪明,一点就透。
“那说书先生下了农庄,也能说说朝廷的好?” 谢星珩点头。
小鱼现在最需要鼓励,以此建立自信心,他夸了好一阵,才跟他说:“有现成的素材。
” 算江老三干了一件好事。
时政题目,一般百姓接触不到,普通书生也拿不到。
能搞到的人,又都默契的藏起来,供家中小辈学习。
正好,朝廷闷声办大事,他就帮着传传美名吧。
丰州的书生们,但凡有心,就都会蜂拥而至,去听一听。
听了,自然能分辨真假,能帮着说话,将宵小污名力压。
古代有功名的书生很有话语权,考上举人以后,甚至能跟知县叫板。
具体怎样,谢星珩还没见识过。
就借他们的“口舌”用一用。
他们也不敢说朝廷坏话,只要当个复读机,说朝廷的赈灾或许来得慢,但朝廷从未忘记他们。
这就够了。
“最后一步,捐款名单贴红榜。
热度上升后,百姓里也会有捐款的。
数额多少,是个心意,我们先打个样,请几个托儿,捐个三文五文,三分五分的。
” 重要的不是捐款数额,是打造“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效果。
也给其他商户甜头,他们的数额是普通百姓难以超越的,名单都在前面。
古人重名誉,商户地位低,被人记得好,夸一句善,多难得啊。
敌人要少少的,同盟要多多的,能拉拢一个算一个。
商议了一早上,江知与眼睛有了光彩。
中午吃过饭,他就去筹备。
走前,他问谢星珩:“你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他性格太软,吃亏受气都往肚里藏。
现在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谢星珩没把话说死,“自古小人都是畏威不畏德,你要凶一点。
” 江知与记下了。
家里财产转移是头一样,王管家是信得过的人。
他让王管家带人清库房,三个院子的贵重物品也整理出来。
“家里钱银有些吃紧了,你把旧物和存货分开放,列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崇祯十六年,明社稷将倾,是降清还是抗清? /
【番外随机掉落】 那晚姜执宜醉酒,光影交错,男人侧身立在包厢外,抬手转了下打火机。 借火? 嗓音冷淡磁性,意兴阑珊语调也没波澜。 他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但姜执宜记得很久以前的那个夏。 别人眼里冷淡疏离的周栩应,曾在潮湿的黑夜拥她入怀,动作克制又紧绷:你还有我。 分开那夜雨很大,空气燥热。 周栩应仰头后脑勺抵着沙发,凸起的喉结泛红。 他一声不吭的抽着烟,青灰色烟圈模糊的轮廓不清,声音颓哑的嘲/
……唯一能力,就是能分辨出谁是隐藏的日本人,其他的都不太懂…………... /
十八岁那年,黄皮子寻仇,全村男女老少横尸荒野,自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血池里究竟有什么? 朝天棺葬的谁? 黄金棺又是哪位达官显贵的归处? 槐木棺内的大人物,有何来历? 避天棺是否真的可以令人长生? 我叫叶鞘,师承抬棺人 /
这年冬末,温禾安失权被废,流放归墟。 她出生天都顶级世家,也曾是言笑间搅动风云的人物,众人皆说,她这次身败名裂,名利皆失,全栽在一个情字上。 温禾安早前与人成过一次婚,对方家世实力容貌皆在顶尖之列,声名赫赫,双方结契,是为家族间的强强结合,无关情爱。 这段婚姻后来结束的也格外平静。 真正令她意乱情迷的,是东州王庭留在天都的一名质子。他温柔清隽,静谧安宁,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笼络她的附庸,联合/
我是一个睡了一觉就穿书的倒霉鬼,更倒霉的是,还穿成了一篇升级爽文里男主的黑月光,最后被开棺鞭尸的那种炮灰。 穿过来后我才发现,哦,原来这个黑月光不仅黑,连性别都不太对。 为了保住小命,我一边远离男主,一边兢兢业业扮演高冷公主,可我是个理科生,对文言文过敏,谁知道我在书院里上学时有多苦。 有一次,边境骚乱,朝廷准备把公主嫁给几千里外的可汗,以达成秦晋之好。 我只当了两年公主,但在其位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