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章 贴贴(1/3)

等孟昔昭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后了。

重阳节刚过去没多久,秋雨一场接一场,孟昔昭现在衣服都已经穿两层了。

跟孟旧玉一起坐在马车里,他撩开帘子,看着外面张灯结彩的街道。

万寿节,君民同乐,三日之前,各买卖铺户就已经挂出了灯笼和彩纸,不少铺面还推出了古代版的打折活动,不管卖的还是买的,看起来都是喜气洋洋的。

纵使这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皇帝长什么模样,却不耽误他们把今天当成过年一般的庆祝,天寿帝再混再昏,只要他是君,那他就是大齐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眼神在一张张笑脸上划过,过了一会儿,孟昔昭放下帘子。

转过头,他发现,他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在苦大仇深的盯着他看。

孟昔昭:“……” “爹,您有何指教?” 孟旧玉阴阳怪气:“我还敢指教你?” 孟昔昭:“……又怎么了嘛,我最近也没闯祸啊。

” 孟旧玉看他一眼,冷哼一声,心里却跟点了个枯草堆似的,火舌舔的老高。

正因为他不闯祸,孟旧玉才心里没着没落的,二郎做事不按常理,再过两天他就离开应天府了,有自己看着的时候,他尚能掀了房顶,没自己看着了,岂不是连房梁都给拆了? 这么一想,孟旧玉就感觉自己这心紧巴巴的,他苦着脸问:“二郎,你跟爹说句实话,你为何想要去那匈奴?” 孟昔昭叹气:“自然是因为我想升官啊,我是鸿胪寺少卿,送亲公主,怎么着也算是办了件实事,等我回来以后,有这个做底子,您再给我活动活动,那我升个一级半级的,也就不叫事了吧。

” 孟旧玉:“……又糊弄你爹!” 他把车板拍的啪啪响:“你想升官,你带着太子干嘛?!别以为我忘了,那天你说漏嘴的时候,就说了,你也筹谋着想让太子一起去!” 孟昔昭回答的面不改色:“太子在宫里待的时间太长,人都抑郁了,出去走走,散散心,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 孟旧玉:“…………”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油盐不进,软的不吃硬的也不吃,只要他不想说,自己就是把他吊起来用鞭子抽,他也是决计不会说的。

孟旧玉一下子萎了,佝偻着肩膀,沉沉的叹气:“女大不由娘,儿大不由爹。

” “罢了,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大不了,咱们父子两人,黄泉路上做个伴。

” 孟昔昭:“……” 你咋还是这么悲观呢。

孟昔昭严重怀疑自己那天的劝说根本没起作用,搞不好孟旧玉连去巴蜀的盘缠都已经藏好了,只等着东窗事发,就赶紧送媳妇孩子出城。

摇摇头,孟昔昭也不管这些,就当是给自己爹宽心了。

* 九月十五这天,秋雨仍旧未停,淅淅沥沥的小雨中,队伍在皇宫东华门整合完毕,孟昔昭站在最前面,缩着手,默默等待公主和太子的到来。

雨不大,但架不住一下雨这天就阴森森的,而且透着一股侵骨的冷,就这,还是司天监观星好几日才挑出来的良辰吉日。

最起码在这站了快半个时辰,终于,太子和公主的轿辇出来了。

太子在前面,身边跟着郁浮岚,还有十二个侍卫,公主在后面,随行的有十个宫女,还有十个太监。

仅公主的话,官员是不会出来送行的,但谁让天寿帝脑抽,把太子也派出去了呢,所以闫相公带着几个官员,出来意思意思,把他们送到了宫门处。

然后他一拱手,说了两句吉祥话,就后退到一边去了,坚决不跟太子有过多接触,孟昔昭看得有点想笑。

两位重量级人物上了他们各自的车驾,终于,孟昔昭等人也可以爬进马车里了,进了马车,孟昔昭连连搓自己的手,一边搓,一边往手里哈气。

真冷啊! 大冷的天还让人站在雨里这么久,难怪每次送亲,队伍里的折损率都这么高。

丁醇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这趟送亲,队伍就是由他带领,盯着后面的人们装车的装车,上车的上车,之后,他又颇为复杂的看了一眼孟昔昭的那辆马车。

等所有人都准备齐全了,队伍也没拉出去,因为他们还在等吉时。

终于,旁边的内侍抬手,代表着吉时已到,丁醇这才吐出口气来,在内侍高高的唱声当中,挥了一下鞭子。

至此,送亲之路,才将将开始。

…… 由应天府去匈奴王庭,最近的路,应该是走到出海口,坐船,经海岸线一路向北,不出二十天,他们就能到达匈奴的地界。

就算不熟悉海路,也可以走水路,经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也是现在的漕运之路,过山东、河北,到达幽州,然后再换陆路,如此,大约也是二十天到。

但谁让匈奴人一个个的都是旱鸭子呢,他们说什么都不同意走水路,认为走陆路就是最好的,哪怕每夜都要安营扎寨,他们也坚持这一点。

这就苦了随侍的众人了,在大齐地界里,沿途有驿站接待,那还好点,等进了匈奴的地界,到处都是草场,上哪找驿站去,就得让他们从前忙到后,给各位贵人官员安帐、拆帐。

跟别人不一样,孟昔昭在得知他们只走陆路的时候,反而松了口气。

没办法,他还是怕水,也不知道这点什么时候才能克服了。

送亲的队伍是这样安排的,最前方,是匈奴人,之后,是丁醇安排了一部分侍卫,和自己的亲兵带队,再之后,则是丁醇自己,以及太子亲卫。

太子亲卫就守护在太子车驾前方,太子后面,则是公主的车驾,公主之后,才是礼部郎中、孟昔昭等人的马车。

官员的马车后面,就是随侍们的队伍了,这些人没有马匹,都是跟着步行,十分辛苦,随行的辎重、公主的嫁妆,也由他们看管,这些大车是走得最慢的,毕竟要负重前行嘛,而队伍的末尾,则是丁醇安排的另一批侍卫,还有他带来的部分禁军。

和亲队伍,是不能带太多兵力的,不然会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感觉,这么长的一个队伍,稀稀拉拉的走着,能排出二百米去,全部人丁加一起将近四百七十,然而大部分都是伺候人的随侍,真正能起保护作用的,只有一百二十人,其中十二个是太子的亲卫,四十个是公主的侍卫,另有四十个是要跟着一起回来的侍卫,最后这二十来人,则是丁醇的亲兵。

就这么点人,却还是丁醇尽力争取来的。

原本按规矩,其实他连这二十多人都不该带,他就该一个人孤身上路,带着那些侍卫亲军就行了。

但在天寿帝改主意让他送亲以后,丁醇正纳闷这活怎么就派到自己头上了,一个参政府的丫鬟来到丁府门口,给他送了一封信。

信是孟昔昭写的,要他尽量多带自己的亲兵,至于缘由,说的是担心人手不够,路上会碰到流贼。

丁醇:“……” 哪个流贼这么胆大,敢抢劫送亲队伍,就是大齐人自己不出手,左贤王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然而丁醇左思右想,最后还是照办了。

一来,他欠了孟旧玉的人情,二来,他也欠了孟昔昭的人情,虽说送亲对其他人来说是个苦差事,但对当过主将、去过南诏的丁醇来说,这跟旅游没区别。

而且因着孟昔昭一句话,皇帝现在又开始用他了,不再是弃之不顾的态度,不管怎么说,孟昔昭都是帮了丁醇一个忙。

再加上…… 丁醇忍不住的看向自己右后方。

詹不休换掉了那匹没精神的马,重新领了一匹才四岁多的枣红马,他穿着轻甲,认真而严肃的跟在自己身后。

孟昔昭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把詹不休调到了他的军中,丁醇虽说现在不是主将了,但他还是怀化大将军,名下是有自己兵的,虽说仍旧是个指挥使,但这待遇,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丁醇搞不懂孟昔昭为什么对詹不休这么上心,但送上门来的不要白不要,他立刻就把詹不休提成了管着一千多骑兵的统领,准备在自己前去匈奴的日子,历练历练他,让他收归这些人。

然而詹不休在得知这件事以后,却亲自上门找到他,跟他说,他也想去匈奴。

丁醇:“…………” 当时他就很疑惑,非常疑惑,这匈奴到底是个什么好地方,至于你们一个个的,都上赶着去吗? 其实这问题,詹不休也想知道。

在得知孟昔昭即将送亲之后,詹不休又收到了自己的调令,他坐在家里琢磨了片刻,感觉孟昔昭这是叫他也一起去的意思。

虽然不明白孟昔昭为什么这么做,但他信任孟昔昭,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这才求到了丁醇身前。

孟昔昭和詹不休,这俩人在丁醇心里自然不是一个分量的,孟昔昭让丁醇办事,丁醇要犹豫,詹不休让丁醇办事,丁醇则一口答应下来。

最后他带来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有十个是他自己的兵,剩下那十几个,是詹不休从他原来的兵里,一起调出来的,要不是人实在太多了,他还想再往里塞几个。

走在平坦的官道上,丁醇越想,越感觉不对劲。

他是不是无意之中的,上了什么贼船? …… 出发第一天,孟昔昭安安静静缩在自己的马车里,不跟任何人交谈,仿佛这车队里就没他这个人,晚上歇息在驿站当中,孟昔昭也没磋磨任何一个人,到点就吹灯睡觉了。

搞得大家还有点惊喜,看来这位孟少卿,并非像传言当中这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大流寇

崇祯十六年,明社稷将倾,是降清还是抗清? /

限制级特工

他,是一名被判处死刑的精英特工,在他临刑的那一刻,命运眷顾了他的生命,一项绝密任务,让他得到一次以命换命的机会。当这名有着不良血液的精锐混迹在国际大都会中,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不再是特工身份的他,一切都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到酸 /

快穿恶毒女配成为万人迷后

每个世界明珠都是剧情里面不得好死的恶毒女配。 世界一:古代版带球跑文的恶毒女配 女主是穿越成花魁的现代女特工,与王爷春风一度后带球跑了。明珠是仗着王爷男主不知道女主长相,顶替女主的恶毒女配。贪图荣华富贵,作天作地,怕身份暴露死命陷害女主。 但本该与特工女主相亲相爱的王爷男主,却对她这个小作精神魂颠倒。 世界二:成为男主的小继母后 明珠是男主又蠢又毒的小继母,她打压男主,陷害女主,只为了给自/

抬棺人

十八岁那年,黄皮子寻仇,全村男女老少横尸荒野,自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血池里究竟有什么? 朝天棺葬的谁? 黄金棺又是哪位达官显贵的归处? 槐木棺内的大人物,有何来历? 避天棺是否真的可以令人长生? 我叫叶鞘,师承抬棺人 /

被渣后和前夫破镜重圆了

这年冬末,温禾安失权被废,流放归墟。 她出生天都顶级世家,也曾是言笑间搅动风云的人物,众人皆说,她这次身败名裂,名利皆失,全栽在一个情字上。 温禾安早前与人成过一次婚,对方家世实力容貌皆在顶尖之列,声名赫赫,双方结契,是为家族间的强强结合,无关情爱。 这段婚姻后来结束的也格外平静。 真正令她意乱情迷的,是东州王庭留在天都的一名质子。他温柔清隽,静谧安宁,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笼络她的附庸,联合/

和离后清冷太子他急了

1. 沈晗霜姿容昳丽,进退有度,所求只是觅得良婿度过平淡的一生。 可嫁给平南王世子祝隐洲后,她才知他本有心上人,但那人已成了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 沈晗霜只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世上许多夫妻之间也并无情爱,只因合适与习惯也可以相安无事地度过余生。 沈晗霜不愿费心强求更多,更不会再把祝隐洲某些时刻的不知节制当成他动情的证据。 所以发现自己已情根深种时,沈晗霜把心思藏得很好。她继续做祝隐洲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