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1/3)

8 杜光辉并不知道,在他的身后,秘书小王和民政局的时局长,正在心里嘀咕着:这大雪天,杜书记也真是,在城关镇抗雪不就够了,还往窝儿山跑。

也许,杜书记并不清楚,到窝儿山就是平时路好时,车子也要跑上一个半小时,然后下车还要走一个小时。

窝儿山是桐山最偏僻的一个山区村。

那里山高林密,自古只有一条路通到山外。

窝儿山的茶叶好,这也是杜光辉要进来看看的原因。

但是,你要看可以啊,不能选择这么个大雪天?唉。

在离开城关前,时局长曾侧面地向杜光辉书记汇报,到窝儿山,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节,不合适。

但杜光辉说没关系的。

山里人就不进出了?既然他们能进出,我们怎么就不能?这话一下子把时局长噎在了那里,他只好说:“那就进去吧,就是怕……” “怕什么?哪里都有路,有路就能走。

小王哪,给玉树乡打个电话。

”杜光辉吩咐道。

玉树乡的干部也都下乡抗雪去了,听说县委刚刚来的杜光辉副书记要来检查抗雪工作,电话那头立即道:“我们马上通知书记和乡长,让他们等杜书记。

” 车子到了玉树乡,玉树的书记李开因为离乡太远,没有赶回来。

乡长高玉倒是在。

车子刚一停稳,杜光辉就听见一个女人咋呼呼的声音:“杜书记来了,这大雪天,可真是稀客,稀客!” 说着,高玉已经站在杜光辉的跟前。

这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脸色虽然有些疲倦,但看得出来,年轻时是个标致的人。

“我叫高玉,杜书记。

”高玉伸出手,杜光辉握了一下,那手上有些粗糙,并不像城里女人手那样的细嫩。

小王说:“玉树的高乡长,这可是全县唯一的女乡长。

” “是吧,也是全县最小最穷的山区乡的乡长。

”高玉自嘲道。

杜光辉说:“高乡长辛苦了。

我们想到窝儿山去看看。

” “窝儿山?”高玉大概也感到有些吃惊,问道:“窝儿山大雪很厚,要进去没有一个半小时进不去的。

杜书记真要去?” “是的,我要进去。

我想到那里去了解了解茶叶受灾和明年的生产情况。

”杜光辉刚说完,高玉就笑道:“那好啊,杜书记可是第一个提出到窝儿山了解茶叶情况的领导。

这好啊!我还以为杜书记是到那里看亲戚呢。

既然不是,我们就走!” 时局长和小王相互看了一眼,却又无奈地笑笑。

从玉树乡往北,走了不到一地的机耕路,就进入了山区。

大雪压在路上,也压着山上的树和草。

有一些树,从路上就可以看到已经被雪压折了。

路的近旁,雪成堆地积着,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雪里的山径是,依旧有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高玉说:“这是窝儿山的人出来踩的。

雪再大,他们还得出山,有些山货只有这个时节才能卖上好价钱。

” “为什么没有修路呢?”杜光辉问。

时局长接了话茬,“不是不修,而是太难修了。

县里几次都起了心思,准备修。

但到后来还是没修成。

山太深,路基不好。

修路的代价太大。

县里在行政区划上,正准备逐步将窝儿山的老百姓迁移出来。

” “这是一条好的思路,高乡长,你看……”杜光辉问深一脚浅一脚走着的高玉。

高玉没有回头,只是说道:“县里都说了十几年了,从我到玉树乡开始,就说要移民。

现在看来,这不是区划,是糊弄老百姓。

许多钱都用到别处去了,一到窝儿山,就没了。

” 小王看了看杜光辉,一丛积雪正从路上的树上落下来,小王赶紧用手拉了杜光辉一把,杜光辉说:“高乡长看来对移民有自己的看法啊,说说看。

” 高玉笑道:“我是有自己的看法,就怕你杜书记愿意听。

” “我怎么不听呢?你说。

”杜光辉觉得高玉这个女乡长有点意思了。

果然,高玉一开口,就道:“我一直不赞成移民,代价大,而且里面的老百姓也不太同意。

窝儿山是个好地方,虽然没有畈区的水稻,但是有茶叶。

窝儿山的茶叶清朝的时候,就是贡茶。

那一块地方,风水好,特别适合于茶叶生长。

长出来的茶叶,品质好,味道正,跟其它的地方的,就是不一样。

我一直给县委建议,大力发展山区的茶叶。

农民通过种茶,增加了收入。

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就是窝儿山,只要有钱,什么不来?” 时局长插话说:“高乡长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啊。

发展茶叶,一时不能见效。

特别是对财政的贡献小。

难哪!” 杜光辉听着时局长的话,觉得这时局长不经意的一声叹息,真正地道出了山区发展的一个症结问题。

山区发展与财政收入的问题,农民增收与干部政绩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是小问题,个个都是大问题。

这些大问题,如果一研究起来,十年八年也说不清。

一旦说不清,窝儿山的开发,就只能是区划之中的了。

路越来越陡,有些地段人必须拉着路旁的树藤,才能往上行走。

高玉一直走在前面,她长期工作在山里,对这样的路,习惯了。

只是杜光辉,虽然早晨出门时,他特地换了双运动鞋,但是,这山路的狭窄和雪后的滑溜,是他不曾预料到的。

好在小王时不时地拉上一把,有时候高玉也回头牵一把。

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见了从山峦间升腾起来的蓝色的炊烟了。

高玉说:“到了。

杜书记累了吧?” 杜光辉笑笑,说:“还好。

不过,这路也真的……” 时局长和小王都在不断地喘气,特别是时局长,毕竟是年龄大了些,一张脸喘得通红。

高玉笑道:“时局长看来也是缺乏锻炼,以后干脆就到这窝儿山来。

几次一走,身体立马变好。

哪还像这么喘气?” “也是,也是。

再过两年,退到二线时,我可真的过来啊。

不知道你高乡长要不要?” “要,一定要!” 小王突然哈哈一笑,说:“时局长这是在打高乡长的主意了。

你难道不知道高乡长至今名花无主?” “哈哈,反正她说要了。

你就别管了。

”时局长说着,杜光辉却扭头看了眼高玉。

高玉虽然看起来还年轻,但至少也有三十好几了,怎么还是名花无主?是看不上别人?还是没有合适的?或者……杜光辉没有来得及多想,高玉已经在前面往山冲里走了。

炊烟越来越近,蓝色的炊烟让杜光辉想起了自己的老家。

那是北方大平原,炊烟升起,一片宁静。

小时候,杜光辉就喜欢看着炊烟发愣。

他总是想:那炊烟到底升到了哪里了呢?是到了天上?还是到了别的什么星球?老人们说炊烟最近还回到了土里。

这杜光辉就不懂了。

炊烟明明白白是升到天上的,怎么能再回土里?难道它能弯曲地下来?找一个他看不见的地方,再钻入地下? 炊烟就是故乡,这是诗人的语言。

杜光辉上大学时,第一次离开大平原,离开他看惯了的炊烟,他禁不住流泪了。

父亲说:“娃啊,流什么泪啊?能走出去是好事。

记着炊烟,就记着了自己的家。

”到大学后,他热爱上了诗歌,他写的第一首诗歌,就叫《炊烟》。

写完后,他读给同寝室的同学听,他们说:“太真实了,太真情了。

好诗。

”那诗后来毕业时还被一个同学重新写到了杜光辉的纪念册上。

这窝儿山的炊烟,也是蓝色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在爸爸带娃节目里当对照组

林沫沫自小无父无母,和捡到她的奶奶一起生活。一天,一个自称是经纪人的人找到她,要她假扮某明星的女儿参加某个真人秀节目录制,事成之后会给她2万块钱。看着一贫如洗的家,林沫沫考虑了2秒,同意了。 - 这是一档叫做《和爸爸一起生活》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带娃,每周随机抽取一种【家庭背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节目录制的前一天晚上,林沫沫做了个梦,梦见节目播出后: 退圈多年的男明星带女儿回归,因为父女/

不朽凡人

我,只有凡根,一介凡人! 我,叫莫无忌! 我,要不朽! /

这个影帝要加钱

从明朝穿越到2000年,这一世,丁修只能换个活法。 导演:听说你很能打,我有个戏想找你,难度很高。 丁修:加钱就行。 导演:其实找你只是买个保险,不一定用的上。 丁修:这我不管,找了我就要给钱,少一个子都不行 /

老婆就是不离婚

穿成臭名昭著的人渣之后,为了避免自己的悲惨结局,唐梨硬着头皮去见自己的婚约对象。 看着优雅美艳的楚总监,她感觉赚翻了。 楚迟思坐在沙发上,大半个身子陷落在黑暗中,修长的手抵着额间,笑得慵懒又漫不经心。 婚后约法三章,我不会爱你,她说,你也别想从我这里得到爱。 唐梨欣喜:没事,有饭吃就行。 婚后生活平淡而无聊,直到有一天外卖小哥被管家拦在门口,唐梨气得离家出走去了炸鸡店,回来发现变天了 昂贵/

能穿越的修行者

作者平平淡淡讲故事,诸位开开心心看小说。 /

极品婆婆手册

夏菊花是自己憋屈死的。 到死她都想不明白,丈夫死后,自己给两个儿子盖了房,娶上媳妇,努力想把一碗水端平,帮着带大孙子孙女,家里家外啥活抢着干,怎么就成了极品婆婆。 儿媳妇看不到自己的辛苦,亲生的儿子数落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把自己推出门,夏菊花不能不喝药。 这药咋甜丝丝的?夏菊花以为老天在临死前给自己点甜头吃,竟发现自己回到了刚娶二儿媳妇的日子。 自己极品婆婆的名声,好象就是从娶了二儿媳妇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