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光绪开设的全部课程中,他最讨厌学习满文,这不仅因为满文艰涩难学,更主要的是因为教满文的老师一个个都难以让人接近,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拿出一副师者的严肃样,就是奴颜卑膝、点头哈腰,露出一付让人讨厌的奴才相。
只有教汉文的翁师傅和蔼可亲,讲话有时又幽默风趣令听者兴趣昂然,特别是翁师傅的为人风范使光绪从内心佩服,他乐意接近他,并把心里不愿讲给他人的话讲给翁师傅听,征求他的意见,让他给自己出主意。
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日益加深,以至让许多人产生妒意。
一天,光绪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上书房读书,却不见翁师傅到来,按照往常惯例,每次都是翁师傅先在此等他。
今天怎么了,迟迟不见师傅来,光绪也心烦意乱,不想读书,手里拿着一卷《中庸》在门口来回踱着,焦急地等着师傅的到来,不时地派人到宫外打探。
许久,光绪才见翁师傅一脸倦容地走来,光绪急忙上前扶住翁师傅,关心地问: “翁师傅,你休息吧,今天的课就不讲了,我自己读。
” 翁同和勉强地笑了笑说:“皇上,臣能从府上来到这里,课也就能照常上,现在就开始吧。
” 光绪十分感动他说:“好吧,那就请老师坐下讲。
” “不,臣还是站着讲吧,万一让宫中的其他人看见,报告给太后,太后会训斥皇上的,臣也要受到指责,上次皇上赐臣坐都受到太后训斥,这次就免吧。
” 师徒开始上课,翁同和讲得很艰难,但讲得很认真;光绪听得很感动,但听得很仔细。
今天翁师傅讲的是吴越争霸的事,特别是讲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复兴国业的事时,翁同和讲得更是生动。
突然,光绪插嘴问道: “做皇上的一定都要忍辱负重吗?” 翁同和一愣,想不到皇上如此年幼,竟有如此高的悟性,实在让翁同和喜出望外。
但对于幼小的皇上,翁同和又不便直说什么,只好讲一些古代帝王的故事启发他。
接着,翁同和又讲了晋国公子重耳几十年漂泊列国,历尽艰辛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故事。
“古今成大事者都讲究一个忍字,你从这个字的字形上就可明白忍的含义,锋利的刀刃插在心上而不叫疼,这不是一个忍字吗?” 光绪懂事地点点头。
翁师傅又让他翻开书,读《孟子》一篇里的片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恐其志所不能也!” 光绪边读边思,眼睛猛然一亮,心胸开阔了许多。
他发自内心地笑了,也感激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老师,只见翁师傅头上脸上汗珠直流,嘴上有一丝苦意。
光绪知道老师今天是带病坚持给自己讲课,看到老师站在那里吃力的样子,急忙停住朗读,说道: “翁师傅你请坐吧?” “不,臣没有事,只是昨夜偶感伤寒,臣能坚持住。
” “翁师傅你快请坐吧,太后那里有朕在,你不坐我也不坐!” 光绪说着站了起来,翁同和见光绪站起来,自己也只好坐下。
他们师徒这才都坐下继续讲课。
事不凑巧,今天翁同和坐下讲课又被大内总管李莲英看见。
事情为何这么凑巧? 自从翁同和出任光绪帝老师后,由于翁同和教书认真,为人厚道,深得光绪敬重。
同时,光绪聪明伶俐又吃苦好学,进步很快,每当两宫皇太后问及所学,光绪总能对答如流,让两宫太后高兴得直拍手,小光绪在宫中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皇上进步如此之快,这不能不说师傅教导有方。
因此,两宫皇太后特降旨宣召翁同和入宫赐宴,并给予嘉奖。
这样以来,更遭到许多朝中大臣及宫中诸人的嫉妒,许多人总想寻找翁同和的不是,让两官太后降罪于他,大内总管李莲英就是其中一个。
按照清朝宫廷礼制,师傅给皇上讲读是不能平坐的,但有皇上特别恩准的除外。
上次翁同和在光绪的恩准下坐下授课被李莲英发现,他报告给慈禧太后,光绪回官后,慈禧训斥了光绪一顿。
李莲英觉得从别的方面很难找到翁同和的过错,这一点却是很好的借口,因此,李莲英时常派人来上书房,暗中监视翁同和授课时的行动,有时他还亲自来偷看。
今天光绪赐坐被李莲英发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光绪正在听翁师傅讲课,猛抬头,见慈禧带着李莲英走进房内,急忙起身相迎。
翁同和一见太后驾到,也忙着跪下请安。
慈禧站在那儿许久没有讲话,李莲英一步跨到翁同和面前,用手指着翁同和说道: “翁同和你知罪吗?” 翁同和没有理他,李莲英也觉自己这样做有违宫廷惯例,惺惺退回一旁。
这时,慈禧才开口道: “翁同和,你身为尚书,宫中的礼制你不会不知吧?” “太后,臣知罪,请太后降罪!” “上次本宫念你初犯只是训斥,这次不能不加严惩,罚俸一月!” “皇阿爸,这不是翁师傅的错,是儿臣让他坐下讲课的。
” 慈禧见光绪为翁同和说情,把脸一沉,训斥道: “皇上,你身为一国之主,以威君临天下,一言九鼎,出口就是金科玉律怎能随便更改祖制,以后说话要三思而后行,不可妄自应许!” “皇阿爸,翁师傅今天病了,站着讲课快二个时辰,儿臣见他实在太疲劳,才恳请他坐下,请皇阿爸训斥儿臣。
” 慈禧见光绪敢和她顶嘴,眉头一皱就想发火,转脸一看翁同和一脸病容,才压住心中的火气,哼一声,转身离去。
李莲英也随着慈禧身后哼声离去。
等到慈禧等人离开后,光绪委屈地哭了。
翁同和急忙跪请光绪道: “皇上应以身体为重,读书为本,请免哭。
” 光绪这才渐渐止住哭泣,上前拉起跪在地上翁师傅。
翁同和和由于这几日有病体弱,再加上刚才下跪时间太久,一不小心歪倒在地,连光绪也给带倒了。
翁同和艰难地坐起,扶起倒在地上的光绪,光绪趁机躺在翁同和怀中,用小手抚着翁同和下巴飘飘的长须。
翁同和一动不动,任皇上抚摸,轻轻地把皇上揽住,尽情地给他温情与慈爱。
慈禧回到储秀宫刚坐下,李莲英就凑上前说道: “老佛爷,皇上如此年幼,可不能娇惯,否则长大之后可就难以驾御了。
” 慈禧点点头没有说话,李莲英见慈禧赞同自己的主张,就大着胆进一步说道: “老佛爷,这皇上如此年幼就偏向他的老师,长大独立执政后难免不重用翁同和,太后不可不当心,皇上可不是老佛爷的亲儿子。
” 慈禧听了,脸一变,她最忌讳别人提及此事。
李莲英这么一说,慈禧当然不高兴,冷冷他说: “小李子多嘴,该打。
” 慈禧虽然不喜欢别人说光绪不是她的亲儿子,但李莲英说的话也确实戳到慈禧心中的疼处,她的确害怕光绪长大像同治一样不听她的话,更怕光绪也与别人的感情加深而影响她和光绪之间的母子深情。
过了一会儿,慈禧才缓缓地对李莲英说道: “小李子,今后你多留心就是了,皇上有什么不好的尽管告诉我。
” “是!”李莲英献媚地一鞠躬。
“我说的不只是指皇上与翁同和,更主要的是皇上和东边。
” “小的明白,奴才一定遵命!” 慈禧所担心的并不是皇上和翁同和的关系,她所担心的是皇上和东宫慈安太后的关系,她决不允许光绪再重蹈同治的覆辙。
停了一下,慈禧又道:“当然,光绪和醇王府人的来往也要留心。
” “老佛爷放心,有小李子在,决不允许任何人想从太后手中夺走皇上。
” 两人正说着,光绪从毓庆宫回来了。
待光绪拜见落坐后,慈禧先问了一下功课情况,光绪都一回答,最后慈禧才提及今天训斥他的事。
“皇上,今天皇阿爸训斥你,你记恨吗?” “不,皇阿爸训斥的对,皇上每说话应三思而后行,身为一国之主应一言九鼎,行事不能违背祖制。
” 慈禧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对!” “皇阿爸,今天翁师傅确实病了,你看在孩儿的面上饶过他吧?” “你翁师傅病了,你应该先派人回报你皇阿爸才对,也不应自作主张,如果你这么一改祖制,其他人也跟着学,这宫中岂不乱了套,那皇帝的天威尊贵放哪里呢?” 光绪听了,也只好无奈地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慈禧又说道:“今天看在皇上的面子上,你皇阿爸就饶过你翁师傅。
不过,今后可不能违例,有什么特殊情况应先回报皇阿爸。
” 光绪一听饶过了翁师傅,不罚他的一月俸禄,忙跪下叩头称谢: “儿臣感谢皇阿爸!” 慈禧忙把他拉了起来,心疼地给他弹去腿上的泥上。
又是一个金秋季节,八月的乡村是成熟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然而,八月的北京,特别是皇宫大内里面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丰收。
相反,深居简出的慈禧太后却碰到了一件令她十分棘手的事,她被迫召回任两江总督的心腹大臣李鸿章商讨对策。
李鸿章从总理衙门府出来也是一筹莫展,真是一波未平一彼又起,济南府的火烧洋教案尚未有结果,这云南又出了一个“马嘉理事件”。
英国政府一气之下,撤去了理查德和约翰·思扬两位驻华公使,换上一位刚刚上任不久的外交使节威妥玛。
这威妥玛一改往昔理查德对大清朝的软面孔,试图用武力解决问题。
他们从印度派出军舰五艘,士兵五千人开到天津,扬言不给个说法誓不罢休。
慈禧知道目前的处境,急令李鸿章到天津同英人谈判。
李鸿章几经周折才算哄住英人停止进军。
李鸿章将谈判的内容报交给总理衙门大臣奕欣那里,奕欣一看又是割地赔偿,气得直拍桌子瞪眼,大骂李鸿章卖国。
李鸿章无奈,只好来到储秀宫奏请慈禧太后,让她定夺。
慈禧太后接过英人提出的要求。
第一条是准许英人到云南通商考察,慈禧想了想,唉,这么多地方都通商了,多加上一个云南就加上吧,免强答应了。
这第二条是赔偿英人抚恤银二十万两。
太后心道:我的妈呀,这些洋鬼子也太心狠了,死几个人就要这么多钱,他们要是缺人就让我大清国的臣民给他几个就是了。
慈禧想想这二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有点不舍,就问道: “李中堂,济南一案的银子不是赔了,怎么又要这么多,这云南一案又死多少洋人?” “回太后,云南发生的案子洋人也死了十多人。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洋人的错还是当地老百姓的错?” “无法说清是谁的错,公说公理,婆说婆理。
是这么回事:英国人马嘉理带领一支探路队来到云南户宋河一带被当地居民拦住盘问,不准他们前行,马嘉理就向当地居民解释他们前行的目的,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发生了争吵,当地居民先打死一名英人,这马嘉理一气之下才开枪打死一名当地居民,结果当地群众依仗人多势大,一哄而上把马嘉理等人打死。
据说,英人是走错路了,误入云南,他们本来是去缅甸考察的。
唉,这也是我们大清臣民不懂外语的失误。
” 李鸿章故意这么说,好让慈禧太后觉得理亏的是我们大清朝,这样就可同意他谈判的结果,不会又骂他无用、卖国。
而究其实,这云南“马嘉理事件”纯是英国佬的错。
这支马嘉理探险队是地地道道的侵略军,以走错路为借口入侵云南边境。
不是当地老百姓先打死洋人,而是携带大量枪支的马嘉理所率士兵先开枪打死当地居民多人,以致引起众怒,当地群众才奋起打死这些侵略军。
这个世道哪有什么理,到处是强盗逻辑,谁的拳头硬谁就有理。
慈禧听了李鸿章的叙述,骂道:“洋人可恶,这百姓更可恶,让他们走一趟就走一趟是了,这好,不准走也得走了,真是无中生有,多此一举,都是混帐王八羔子,净给我惹事。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二十万两银子一律从百姓身上索取!” 慈禧又看第三条:通商口岸和内地各省,凡涉及英人生命财产案件,英国有权过问。
慈禧暗想,过问就过问,这条不算苛刻,牵扯到英人的利益,人家过问一下是合情合理的,反正没说怎么个过问法。
再往下看,“租界内的外国商品免征重金”,“外国商品运往内地各项税金全免”。
慈禧火了,哼!这不是跑在我大清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前世冷酷的魁梧壮汉,今生变身成妖娆萌妹。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征服世界,音乐、电影、小说、游戏,男女粉丝通杀,制霸全球娱乐业的偶像天后。 诶诶?!天降系毒舌萝莉与腹黑系青梅竹马的惨烈修罗场?! 等等! 女友的母亲居然也想来掺和一脚?! 白晓笙:过往的勇士,被我的美貌迷住了吗? /
不是炒菜文,不是蒸菜文,不是炖菜文,真的不是做菜文啊啊! 一个怕脏怕疼,怕虫怕鬼的女纸,穿越到了竞争残酷、妖兽遍地的修仙世界该怎么办?! 林卿:仙途漫漫,且看我如何坚强起来,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吃瓜女配之路!不过五四,我真的没有聚财的血脉吗? /
一个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修真领袖宗门,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位精通相术医道风水占卜的修真天才,要如何振兴这个已经彻底没落的宗门? 这是一个曲折的故事。 相信会很好看! /
加茂怜上辈子又美又强,继承加茂术式后迫于派系纷争不幸嗝屁。 这辈子他决定避其锋芒装成半瞎,对咒灵视而不见,踏踏实实做一个废物花瓶。 至于家传术式? 不懂。 不会。 没觉醒。 然而一不小心装过了头,所有人都相信他是残疾术师后,加茂怜在成年这天被一脚踹出家门,给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腾出嫡子之位。 加茂怜:(骂骂咧咧) 加茂本想借酒消愁,却被一个英俊男人堵在酒吧巷口。 男人墨绿的眸半敛着搭下浓黑的阴/
白锦扶穿书了,穿成了一本限制级文里的笨蛋美人万人迷受。 原书里白锦扶是流落民间的皇子,后来被人找到带回宫扶做了傀儡皇帝。 白天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晚上回到后宫就变成了权臣们的玩物。 白锦扶穿书后,笨蛋美人突然开了窍。 宁安侯景彧,端方自持,冷漠无情,原书中唯一不受白锦扶美貌吸引的直男配角。 一日,景彧带回府一个救了他性命的小美人,不久发现小美人身上独具招蜂引蝶的特质。 打马球被大将军英雄救/
人生如棋局,不过是场游戏,但如果你遇到的是接踵而至的凶局、诡局、危局、死局呢?丝丝入扣、层层揭谜,水底缠绕的长发、镜子前被剥去面皮的少女、凶厉诡异的海豹人、地下室里的莫名黑影......夏日里带给你彻骨阴寒。深夜读书,能听到的只有你砰、砰的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