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 当下即是生活(3/3)

前进。

再退一步想,现在有些思想开明的人士,不想长生不老,不想在大地上再留黄土一抔;甚至开明到不要遗体告别,不要开追悼会。

但是仍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麻烦:登报,发讣告,还要打电话四处通知,总得忙上一阵。

何不学一学猫们呢?它们这样处理生死大事,干得何等干净利索呀!一点儿痕迹也不留,走了,走了,永远地走了,让这花花世界的人们不见猫尸,用不着落泪,照旧做着花花世界的梦。

我忽然联想到我多次看过的敦煌壁画上的西方净土。

所谓“净土”,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堂、乐园,是许多宗教信徒烧香念佛,查经祷告,甚至实行苦行,折磨自己,梦寐以求想到达的地方。

据说在那里可以享受天福,得到人世间万万得不到的快乐。

我看了壁画上画的房子、街道、树木、花草,以及大人、小孩,林林总总,觉得十分热闹。

可我觉得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只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那就是,那里的人们都是笑口常开,没有一个人愁眉苦脸,他们的日子大概过得都很惬意。

不像在我们人间有这样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时候办点儿事,还要找后门,钻空子。

在他们的商店里——净土里面还实行市场经济吗?他们还用得着商店吗?——售货员大概都很和气,不给人白眼,不训斥“上帝”,不扎堆闲侃,不给人钉子碰。

这样的天堂乐园,我也真是心向往之的。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最为吃惊或者羡慕的还是他们对待要死的人的态度。

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间的猫们差不多,能预先知道自己寿终的时刻。

到了此时,要死的老嬷嬷或者老头儿,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拥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个个喜笑颜开,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

后事如何,壁画不是电影,是不能动的。

然而画到这个程序,以后的事尽在不言中。

如果一定要画上填土封坟,反而似乎是多此一举了。

我觉得,净土中的人们给我们人类争了光。

他们这一手比猫们又漂亮多了。

知道必死,而又兴高采烈,多么豁达!多么聪明!猫们能做得到吗?这证明,净土里的人们真正参透了人生奥秘,真正参透了自然规律。

人为万物之灵,他们为我们人类在同猫们对比之下真真增了光!真不愧是净土! 上面我胡思乱想得太远了,还是回到我们人世间来吧。

我坦白承认,我对人生的奥秘参透得还不够,我对自然规律参透得也还不够。

我仍然十分怀念我的咪咪。

我心里仿佛有一个空白,非填起来不行。

我一定要找一只同咪咪一模一样的白色波斯猫。

后来果然朋友又送来了一只,浑身长毛,洁白如雪,两只眼睛全是绿的,亮晶晶像两块绿宝石。

为了纪念死去的咪咪,我仍然为它命名“咪咪”,见了它,就像见到老咪咪一样。

过了大约又有一年的光景,友人又送了我一只据说是纯种的波斯猫,两只眼睛颜色不同,一黄一蓝。

在太阳光下,黄的特别黄,蓝的特别蓝,像两颗黄蓝宝石,闪闪发光,竞妍争艳。

这只猫特别调皮,简直是胆大无边,然而也因此就更特别可爱。

这一下子又忙坏了虎子,它认为这两只小猫都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硬逼着它们吮吸自己那干瘪的奶头。

只要它走出去,不知在什么地方弄到了小鸟、蚱蜢之类,就带回家来,给两只小猫吃。

好久没有听到的“咪噢”唤小猫的声音,现在又听到了。

我心里漾起了一丝丝甜意。

这大大地减轻了我对老咪咪的怀念。

可是岁月不饶人,也不会饶猫的。

这一只“土猫”虎子已经活到十四岁。

据通达世情的人们说,猫的十四岁,就等于人的八九十岁。

这样一来,我自己不是成了虎子的同龄“人”了吗?这个虎子却也真怪。

有时候,颇现出一些老相。

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忽然被一层薄膜蒙了起来。

嘴里流出了哈喇子,胡子上都沾得亮晶晶的。

不大想往屋里来,日日夜夜扒在阳台上蜂窝煤堆上,不吃,不喝。

我有了老咪咪的经验,知道它快不行了。

我也跑到海淀,去买来牛肉和猪肝,想让它不要饿着肚子离开这个世界。

我随时准备着:第二天早晨一睁眼,虎子不见了。

结果虎子并没有这样干。

我天天凌晨第一件事就是来看虎子;隔着窗子,依然黑糊糊的一团,卧在那里。

我心里感到安慰。

有时候,它也起来走动了。

我在本文开头时写的就是去年深秋一个下雨天我隔窗看到的虎子的情况。

到了今天,半年又过去了。

虎子不但没有走,而且顽健胜昔,仍然是天天出去。

有时候在晚上,窗外的布帘子的一角蓦地被掀了起来,一个丑角似的三花脸一闪。

我便知道,这是虎子回来了,连忙开门,放它进来。

大概同某一些老年人一样——不是所有的老年人——到了暮年就改恶向善,虎子的脾气大大地改变了。

几乎再也不咬人了。

我早晨摸黑起床,写作看书累了,常常到门外湖边山下去走一走。

此时,我冷不防脚下忽然踢着了一团软乎乎的东西。

这是虎子。

它在夜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呆了一夜,现在看到了我,一下子窜了出来,用身子蹭我的腿,在我身前和身后转悠。

它跟着我,亦步亦趋,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寸步不离。

我有时故意爬上小山,以为它不会跟来了,然而一回头,虎子正跟在身后。

猫是从来不跟人散步的,只有狗才这样干。

有时候碰到过路的人,他们见了这情景,都大为吃惊。

“你看猫跟着主人散步哩!”他们说,露出满脸惊奇的神色。

最近一个时期,虎子似乎更精力旺盛了,它返老还童了。

有时候竟带一个它重孙辈的小公猫到我们家阳台上来。

“今夜我们相识。

”虎子用不着介绍就相识了。

看样子,虎子一去不复返的日子遥遥无期了。

我成了拥有三只猫的家庭的主人。

我养了十几年猫,前后共有四只。

猫们向人们学习什么,我不通猫语,无法询问。

我作为一个人却确实向猫学习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上面讲过的对处理死亡的办法,就是一个例子。

我自己毕竟年纪已经很大了,常常想到死的问题。

鲁迅五十多岁就想到了,我真是瞠乎后矣。

人生必有死,这是无法抗御的。

而且我还认为,死也是好事情。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不死,连我们的轩辕老祖和孔老夫子今天依然峨冠博带,坐着奔驰车,到天安门去遛弯儿,你想人类世界会成一个什么样子!人是百代的过客,总是要走过去的,这决不会影响地球的转动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每一代人都只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途接力赛的一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宇宙常规。

人老了要死,像在净土里那样,应该算是一件喜事。

老人跑完了自己的一棒,把棒交给后人,自己要休息了,这是正常的。

不管快慢,他们总算跑完了一棒,总算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总算尽上了自己的天职。

年老了要退休,这是身体精神状况所决定的,不是哪个人能改变的。

老人们会不会感到寂寞呢?我认为,会的。

但是我却觉得,这寂寞是顺乎自然的,从伦理的高度来看,甚至是应该的。

我始终主张,老年人应该为青年人活着,而不是相反。

青年人有接力棒在手,世界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

吾辈老年人的天职是尽上自己仅存的精力,帮助他们前进,必要时要躺在地上,让他们踏着自己的躯体前进,前进。

如果由于害怕寂寞而学习《红楼梦》里的贾母,让一家人都围着自己转,这不但是办不到的,而且从人类前途利益来看是犯罪的行为。

我说这些话,也许有人怀疑,我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才说出这样令某些人骇怪的话来。

不,不,决不。

我现在身体顽健,家庭和睦,在社会上广有朋友,每天照样读书、写作、会客、开会不辍。

我没有不如意的事情,也没有感到寂寞。

不过自己毕竟已逾耄耋之年,面前的路有限了,不免有时候胡思乱想。

而且,我同猫们相处久了,觉得它们有些东西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这些万物之灵应该屈尊一下,学习学习。

即使只学到猫们处理死亡大事这一手,我们社会上会减少多少麻烦呀! “那么,你是不是准备学习呢?”我仿佛听到有人这样质问了。

是的,我心里是想学习的。

不过也还有些困难。

我没有猫的本能,我不知道自己的大限何时来到。

而且我还有点担心。

如果我真正学习了猫,有一天忽然偷偷地溜出了家门,到一个旮旯里、树丛里、山洞里、河沟里,一头钻进去,藏了起来,这样一来,我们人类社会可不像猫社会那样平静,有些人必然认为这是特大新闻,指手画脚,嘁嘁喳喳。

如果是在旧社会里或者在今天的香港等地的话,这必将成为头版头条的爆炸性新闻,不亚于当年的杨乃武和小白菜。

我的亲属和朋友也必将派人出去寻找,派的人也许比寻找彭加木的人还要多。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呀!因此我就迟疑起来。

至于最后究竟何去何从?我正在考虑、推敲、研究。

1992年2月17日 咪咪二世 凌晨四时,如在冬天,夜气犹浓,黑暗蔽空。

我起床,打开电灯,拉开窗帘,玻璃窗外窗台上两股探照灯似的红光正对准我射过来。

我知道,小猫咪咪二世已等我给她开门了。

我连忙拿起手电筒,开门,走到黑暗的楼道里,用电筒对着黑暗的门外闪上两闪。

立即有一股白烟似的东西,窜到我的脚下,用浑身白而长的毛蹭我的腿,用嘴咬我的裤腿,用软软的爪子挠我的腿,使我步都迈不开。

看样子真好像是多年未见了。

实际上昨天晚上我才开门放她出去的。

进屋以后,我给她极小一块猪肝或牛肉,她心满意足了。

跳上电冰箱的顶,双眼一眯,呼噜呼噜念起经来了。

多少年来,我一日之计就是这样开始的。

咪咪就完了,为什么还要加上“二世”?原来我养过一只纯白的波斯猫,后来寿限已到,不知道寿终什么寝了。

她的名字叫咪咪,她的死让我非常悲哀,我发誓要找一只同样毛长尾粗的波斯猫。

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果然找到了。

为了区别于她的前任,我仿效秦始皇的办法,命名为“二世”。

是不是也蕴含着一点传之万世而无穷的意思呢?没有,咪咪和我都没有秦始皇那样的雄才大略。

不管怎样,咪咪二世已经成了我每天的不太多的喜悦的源泉。

在白天,我看书写作一疲倦,就往往到楼外小山下池塘边去散一会儿步。

这时候,忽然出我意料,又有一股白烟从草丛里,从野花旁,蓦地蹿了出来,用长而白的毛蹭我的腿,用嘴咬我的裤腿,用软软的爪子挠我的脚,使我步都迈不开。

我努力迈步向前走,她就跟在我身后,陪我散步,山上,池边,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

据有经验的老人说,只有狗才跟人散步,猫是决不肯干的。

可是我们的咪咪二世却敢于打破猫们的旧习,成为猫世界的“叛逆的女性”。

于是,小猫跟季羡林散步,就成为燕园的一奇,可惜宣传跟不上,否则,这一奇景将同英国王宫卫队换岗一样,名扬世界了。

1993年12月13日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去,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1985年8月27日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

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

不这样也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单职工还是双职工,白天在政府机构、学校、公司、工厂、商店等等五花八门的场所工作劳动。

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会付出巨大的力量,应付错综复杂的局面,会见性格各异的人物,有时会弄得筋疲力尽。

有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哪里事事都会让你称心如意呢?到了下班以后,有如倦鸟还巢一般,带着一身疲惫,满怀喜悦,回到自己家里。

这是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

有父母的,向老人问寒问暖,老少都感到温馨;有子女的,同孩子谈上几句,亲子都感到温馨;夫妻说上几句悄悄话,男女都感到温馨。

当是时也,白天一天操劳身心两方面的倦意,间或有心中的愤懑,工作中或竞争中偶尔的挫折,在处理事务中或人际关系中碰的一点小钉子,如此等等,都会烟消云散,代之而兴的是融融的愉悦。

总之,感到的是不能用任何语言表达的温馨。

你还可以便装野服,落拓形迹。

白天在外面有时不得不戴着的假面具,完全可以甩掉。

有的不得不装腔作势,以求得能适应应对进退的所谓礼貌,也统统可以丢开,还你一个本来面目,圆通无碍,纯然真我。

天下之乐宁有过于此者乎?所有这一切都来自家庭中真正的温馨。

但是,是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温馨天成、唾手可得呢?不,不,绝不是的。

家庭中虽有夫妻关系、血缘关系(亲子关系),但是,所有这一些关系,都不能保证温馨气氛必然出现。

俗话说,锅碗瓢盆都会相撞。

每个人的脾气不一样,爱好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信念不一样,而且人是活人,喜怒哀乐,时有突变的情况,情绪也有不稳定的时候,特别是在自己的亲人面前,更容易表露出来。

有时候为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意见相左,处理不得法,也能产生龃龉。

天天耳鬓厮磨,谁也不敢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办呢?就我个人来看,处理这样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说难极难,说不难也颇易。

只要能做到“真”“忍”二字,虽不中,不远矣。

“真”者,真情也。

“忍”者,容忍也。

我归纳成了几句顺口溜:相互恩爱,相互诚恳,相互理解,相互容忍,出以真情,不杂私心,家庭和睦,其乐无垠。

有人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把容忍强调到这样的高度。

要知道,容忍是中华美德之一。

我们的往圣先贤,大都教导我们要容忍。

民间谚语中,也有不少容忍的内容,教人忍让。

有的说法,看似消极,实有积极意义,比如“忍辱负重”,韩信就是一个有名的例子。

《唐书》记载,张公艺九世同居,唐高宗问他睦族之道,公艺提笔写了一百多个“忍”字递给皇帝。

从那以后,姓张的多自命为“百忍家声”。

佛家也十分强调忍辱之要义,经中有很多忍辱仙人的故事。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家庭中则是“小不忍则乱家庭”。

夫妻、父母、子女之间,有时难免有不同的意见,如果一方发点小脾气,你让他(她)一下,风暴便可平息。

等到他(她)心态平衡以后,自己会认错的。

此时,如果你也不冷静,火冒三丈,轻则动嘴,重则动手,最终可能告到法庭,宣判离婚,岂不大可哀哉!父母兄弟姊妹之间,也有同样的情况。

结果,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会弄得分崩离析。

这轻则会影响你暂时的情绪,重则影响你的生命前途。

难道我这是危言耸听吗? 总之,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

1998年10月23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就这样恋着你

晋江2-3-2完结;;;;总书评数:73799 当前被收藏数:4436;;;;【文案一】;;;;财经记者夏沐,高傲冷艳、双商碾压,;;;;最近却被知情人曝出贪慕虚荣、势利拜金,只爱金融大亨... /

[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p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

《[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p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 [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小说全文番外_阿卡加迦摩罗[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本书网址:books803599 书名:叛逃之后(西幻n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

不当咸鱼,王府宠妾的内卷日常by四弯月

《不当咸鱼,王府宠妾的内卷日常by四弯月》 不当咸鱼,王府宠妾的内卷日常by四弯月小说全文番外_李元景柳如烟不当咸鱼,王府宠妾的内卷日常by四弯月,??第1章 燕王太强,吓退姑娘 “沈薇,听我一句劝,别当王爷的妾。” “听说王爷体力极强,没有一个侍妾能承受。” 耳畔的声音太吵,沈薇摁住剧痛的太阳穴,还没有从车祸的阴影中清醒。 就在昨日,沈薇苦心经营的公司上市,四年没休假的沈薇,决定给自已放/

我自深渊来

现耽都市刑侦 毒品、走私、人口贩卖、军火贸易全球黑色收益产业链的几大支柱,血腥深渊中滚滚摞起的金钱,促使罪恶如野草见风即长、烧之不尽。 斯文败类迷之自信攻(江蘅)X小老头式懒散偶尔张狂注重体面行动流氓受(李瓒)。 全文虚构。 /

拎起那只兔耳朵

文案:;;;;桑攸八岁时,家里曾住进过一个陌生的漂亮小哥哥,离别时,桑攸哭得喘不过气来,他给桑攸擦干眼泪,哄她说会有重逢的时候。;;;;高中,桑攸搬家,转学。;;;;她抬眸,... /

雨打芭蕉(舅甥)1v1h

宋雨是称霸西街的虎爷,在接回奶团子时化身“奶爸”。;;;;他亲自喂“奶”,一手带大宋蕉蕉。;;;;“只要我活着,就会支持你。”;;;;这是他对宋蕉蕉永远的承诺。;;;;宋雨抓到宋蕉蕉...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